您当前的位置: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  教育教学 >  政治学案 > 内容

挖掘地理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德育主动性-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9:27     阅读:次


  [摘 要]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学中的德育主要体现在课堂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国情教育、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用辩证法去分析地理事物。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育法、讨论式教育法、实践式教育法等方法进行德育,提高学生的德育主动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 挖掘资源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17
  目前,学校德育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直接投射到学校教育中来;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受来自社区、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德育的负面素材纷纷进入学生的生活中,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
  一、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问题
  (1)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严重倾斜,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表现“唯我”严重。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
  (2)拜金主义盛行。学生在吃、穿、用等方面攀比现象严重,奢侈浪费之风强盛,节约、简朴成为学生讥讽的对象。
  (3)公德践行能力较弱。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不遵纪守法,不遵守社会规范,不尊重他人,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究公共卫生,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
  (4)自由散漫思想严重。一些学生贪玩享乐,网游、抽烟等屡禁不止,怕困难、怕吃苦。
  以上现象令人担心,关乎整个民族未来的基本素养和文明水平,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负有重大的责任。
  二、学科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各学科教学对德育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可为德育提供必要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实际上就是体现德育融入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
  (2)各学科课程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方法、过程,有丰富的世界观、生活观、发展观、价值观等德育教育的因素。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
  (3)学科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和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实践作用,这也是学科教学对德育教育的重要影响。
  所以,学科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阵地,不利用各学科教学进行人生价值教育与品德教育是一个巨大损失。
  三、 挖掘地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和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行引导和训练,让学生通过课堂中有序的活动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这样在社会中才可能成为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关心帮助孤寡、残疾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爱护资源的好公民,为将来成为有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文明公民打下好的基础。
  地理课程中也不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在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名胜的过程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从而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对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是非常好的教育。
  2.以人文地理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在地理课程中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除了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渐进性原则外,还要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育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講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资源,多样的气候环境,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等等。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劣势的国情。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逐步铸造他们的报国志向,从而激发他们的德育主动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整体性和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中提出:“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宏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中非常多。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等等。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这给教师挖掘德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德育主动性。
  4.观察分析地理事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美育就是通过对美的欣赏、判断、感受、体验等心理过程,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挖掘地理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德育主动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挖掘地理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德育主动性.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

网站地图